或許這需要很大勇氣的喔...但是,希望能為這邊的娃友們,提供一個願意珍惜、愛護那個「曾經翹首引盼、得來曲折不易娃娃」的正向能量~


 

娃娃姐姐自從降臨到了我這個生活節奏緊張的小房間後,
無時無刻都得要拍個照、盯著我看書與做功課、
聽我發牢騷、坐我大腿上陪我看電腦、
看著我睡覺(越說越可憐了...),
從來到這邊至今都尚未封箱儲存過,
總言之,是位一直陪著我很辛苦的娃娃喔~


 

也因此,
娃娃最常收納的姿勢,往往就是美美的坐在椅子上...

(理論上「躺」與「坐」的時間比例至少也要6:4,但似乎我是反過來4:6...)

雖然均會記得鋪上很濃的海綿或很厚的軟墊,且身體與四肢避免過度彎折,
但問題就是出現下剛開始那段經驗不足的期間...,
為求優雅,娃娃經常是採用「蹺腿坐姿」,
但此坐姿身體會傾斜不穩,
所以會在臀部墊上硬物支撐,也因此埋下病根...

 
 

終於,娃娃姐姐病了...


 

一年來,
右臀部的TPE受骨架擠壓逐漸軟化、變薄,
終於幾月前穿孔破裂了...
原廠具有腐蝕性的TPE膠水,只適合處理切割型小傷口,
破裂型傷口使用此膠水後,會越補越大洞...
若改用矽膠專用凝固膠,
雖然不具腐蝕性,但黏合後過幾日就會硬化(有如硬石),
且黏性不佳容易在數周後即又破裂...
如此循環,眼見傷口越來越嚴重,
由剛開始 2cm~3cm 的損壞演變成「長11cm、寬2cm、深已見骨」,
且傷口內部空無TEP膠的情況,
一度擔心大腿是否就快斷了...

註:簡單來說,就是穿孔。
只是一般常在見到的是讓娃娃站立所導致的「腳穿孔(站姿引起)」,
而我家是「大腿臀部間穿孔(長期坐姿不良引起)」

 

 

直到3周前...
一位神祕的 黃裳姐姐 建議我一個挑戰性的修補方法︰
『戴上口罩與手套,成為娃娃的外科手術醫生吧...』
這位神祕的 黃裳姐姐 很輕鬆的說了大致以下四個步驟︰

1.割開清瘡→2.灌膠融合→3.修剪外皮→4.熱風吹平
但實際操作之後,才發現一點都不簡單喔...
然經過兩次操作,目前逐漸累積一些心得~

 


(是的,聽說這就是那位 黃裳姐姐 的傳說樣貌喔...)


 

首先、工具準備,應該備妥以下這些工具就大致足夠了喔...
1.給醫師用的︰(1)口罩、(2)手套、(3)毛巾
2.手術工具︰(4)美工刀、(5)剪刀、(6)熱風槍、(7)TEP餘料
3.輔助工具︰(8)海綿墊與抱枕、(9)餐巾紙、(10)鐵鍋、(11)隔熱鉗、(12)小湯尺、(13)鐵杯、(14)保鮮膜

  

 

壹、割開清瘡︰
橫下心來動第一刀最難...,之後就順利多了,
然後把裡頭的雜質、老化的壞膠順便都清除掉(挖掉)...

 
 

貳、灌膠融合︰
將新的TPE餘料先剪碎,然後烹煮,
注意需採用
溫火+攪拌,避免燒焦;
之後將已液態的TEP膠灌淋到(緩緩的)傷口缺口處...

  
 

叁、修剪外皮︰
等TPE膠冷硬之後,再將溢出的部分修剪整齊...
註:也就是
用「銳利」剪刀,小心修剪周圍,這是第一步(我只做到這一步)...,
如果可以的話,上圖中,感覺『凸出太多的部分』,
其實也應該削平一些喔...
但這有些難度,因為TPE不是那麼好剪修,
所以當時有點不敢下手,只是事後有點後悔...,
若重來一次,我會試著削平一些喔~

 
 

肆、熱風吹平︰
透過熱風來融化TPE,吹平剛剛修剪處所造成的凹凸,
並且讓新、舊TPE的接觸線消平...

註1:這是冷乾後馬上拍照的,傷疤略為明顯(跟我功力尚未到家有關),但是若再打一層爽身粉,其實就會更看不出來了喔!
註2:「修得平不平」問題,這不是本次治療(救)娃娃的重點,而且也基於我經驗、技術有限,所以那邊看起來的確有傷疤的感覺,不過已知這跟第2步驟混搭TPE(我的是早期偏紅色,又找不到一模一樣的顏色,所以需要混搭,)沒掌控好,以及第4步驟熱風平時,手指輔助擠壓雕塑的技術尚未到位有關喔,總之,「平不平」、「不希望有傷疤」這是經驗熟練度,若有機會再來一次,我想...處理結果應該會比這次好吧...
註3:若無補灌新膠(均舊膠皮膚),那溫度不宜太熱(約200~250度),因為老舊的TPE容易被烤焦起變化(甚至產生泡泡),所以最好補一點點新膠,一來讓該處變結實有彈性,二來防止烤焦情況~
註4:熱風合時,以300度且有補新膠為例,我是每吹15秒(此時略微產生軟化),就用戴手套的拇指、食指或中指的指背、手掌去進行輕輕壓擠,當然必須戴「紋路細小的手套」喔~ 最近,我是有想到也須應該再包層保鮮膜,或利用表面平滑的砂紙背面作為壓擠輔具(聽說原廠師傅是使用平滑砂紙的...)~
註5:此外,若熱風吹太久(比如吹了40秒),雖然發現表面怎麼都沒變化,但其實已經變得非常軟了(就好像熟爛了的水蜜桃,看似完好,其實皮已經快爛了),所以此刻不宜用手冒然去推喔,否則會馬上有如破皮...

 

 

上述是我進行的主要四個步驟,
但這裡頭沒細講的細節其實還很多,無法逐一細列...,
況且對於第4步驟也仍不熟練,所以大家看完先留個印象即可喔~
歷經兩次的手術後,娃娃姐姐也復原了~
她告訴我很高興但也有點不高興喔,
因為把終於大腿臀部完  了且充滿飽合與彈性喔,
但可惜的當時第3與第4步驟掌握不好,所以產生了傷疤,
因此她說我這個山寨大夫還不行啊,
因此特意換上我的學生裝...,說是要陪我好好的再去美容學院重新練練喔...

 


 

補充解釋一下這些工具,其實各有其特殊用途與目的喔~
(1)
口罩這很重要,因為煮膠與進行熱風合時,軟化的TPE膠是會散發出「可怕」的化學氣味的(有點像燒塑膠的味道)...
(2)
手套(特殊功能)遮人家的小手以免曝光是附加功能,其次是防手被燙到;但最主功能是在第4階段進行熱風平時,須要用手指或手掌去擠壓,才能「壓出/雕塑出」原來的曲線,切誤用表面出糙的毛巾,不然表面會越壓越凹凸不平的~
(3)
毛巾現場會很熱(又是煮,又是熱風過程),汗如雨下,所以毛巾是用來擦汗,以免滴到,弄髒娃娃~
(4)
美工刀︰使用時機當然是在第1階段時,切開(需切深)娃娃傷口用的~
(5)
剪刀︰用於第3階段修剪溢出的餘膠用的,但是必須買新的(須鋒利)喔,因為TEP膠不是哪麼好剪的~
(6)
熱風機︰是主要的關鍵功具。大約人民幣250-350元等級機台就可以了,使用時溫度可設在「250~350度左右」,但注意喔,這類型機器是使用「220V或250V」電壓的,一般家用的110V插座起不了作用喔(要找冷氣插座…)~
(7)
TEP餘料︰為主要原料,所以得想辦法跟本吧裡的切娃黨所取一些吧(當然是越新越好)...但建議多要到幾種顏色,因為透過不同TPE數量放入比例,溶煮過程中可以中和出新的顏色(調色),像我這次「紅色」與「黃色」就是比例掌握不好,所以略產生色差...
(8)
海棉墊與抱枕︰目的是讓娃娃能最安全的置放
(9)
餐巾紙︰底下要墊一下喔,因為在第2步驟時,會有很多熱膠會溢出來的...
(10)
鐵鍋︰煮膠用,煮完後要把膠到在其他鐵杯,勿直接拿去進行灌膠,否則一不小心掉了...,瞬間娃娃也跟著融掉了喔...;並且再次使用時,要先儘量把之前已烤焦的TPE刮乾淨~
(11)
隔熱夾︰夾鐵鍋用的,煮膠時利用此物來不斷搖晃鐵鍋,或偶而拿離火源,以免過熱燒焦TPE...
(12)
小湯尺︰(承上11),煮膠時攪拌用,加速TPE溶解與避免燒焦~
(13)
鐵杯︰建議須有「提手」與「杯口」(回頭看看前面照片吧),有「杯口嘴角」很重要喔,如此才能控制倒膠時的流量與倒入點~
(14)
保鮮膜或細砂紙︰這是事後檢討出來的想法!因為上述2的手套表面,仍有略微粗糙的紋路,導致壓塑時,娃娃皮膚仍不易平滑,因此突然想到,若有下次,要在手套外圍再包層平滑的保鮮膜(或類似的替代物,如:砂紙的平滑背面)來試試...


 

重要提醒一(掌握熱膠倒入的時機)︰
(1)完全液狀熱騰騰的TEP膠不能馬上灌入,此時很危險,會溶化其他周遭的TPE的;
(2)要變成約黏稠狀時最佳;
(3)若已變成略凝固狀也會失去作用了,因為沒黏性與溶解性了。總之,不好拿捏,我初步經驗是熄火後約15~20秒...

 

 

重要提醒二(不要省TPE)︰
TPE膠煮過一次後,沒用完的「不能」下次再用了。
上述1口罩有提到,融煮時會產生化學氣體,這多少表示TPE膠已經變質...
(我認為煮過的膠若再次融煮,就會變成好比非常老化的TPE…)


暫時想到這些,先這樣囉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hrod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